海外养老保险关系转接模式探究

点击数:203 | 发布时间:2025-05-16 | 来源:www.crshj.com

    中图分类号:F841.67 文献辨别码: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7)013-0-01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是指劳动者跨区域、跨体系、跨身份流动时,其养老保险关系也相应转移,其中主要涉及到保险费的转移、交费年限的计算、待遇领取的处置等核心问题。[1]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频繁的劳动者的跨地区流动,使养老保险关系的顺利转接看上去十分要紧。海外具备相对成熟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续模式的进步经验,对健全中国的有关政策具备要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海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模式

    现在国际上较为成功的转续模式有欧盟模式和美国模式,两者皆与国内的实质国情有相似之处。一是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很频繁且各国之间没打造统一的养老保险规范,这与国内跨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和碎片化的养老保险规范有相似之处;二是美国根据不同部门划分的PSP(公共部门养老金)计划与PPP(私人养老金)计划,这与国内身份差异化的养老保险规范极为相似,且均实行养老保险基金的部分积累制的集资模式。[2]

    (一)欧盟模式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地区一体化组织,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伴?S着劳动力频繁的跨国流动,各成员国渐渐意识到在各国之间打造可以相互协调的社会保障机制的紧迫性和重要程度。“欧盟社保法令”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得以形成,确保了地区内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具体做法如下:欧盟公民从A国转移到B国时,其在A国缴纳的养老保险记录不随之转移,而是保留在A国并暂时“冻结”,直到其到达退休年龄,该公民在各国的交费记录由其退休前工作的最后一个成员国依据其在各国参加养老保险的时间分段计算,再进行累计相加,最后为其发放养老金。无论该公民是不是待遇领取国或欧盟居住,均有权利领取养老金。假如该公民在一国参加养老保险的时间没达到该国的需要,那样他在其他成员国参加养老保险的时间也会被计算在内。[3]根据以上规定,即便欧盟公民在不一样的成员国就业参保,当其达到年龄后,依据其在不同成员国参保的时间,将不受任何歧视地获得福利。

    该模式在解决了养老保险跨国转移难中发挥了肯定用途,但因为各成员国养老保险规范不同,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不同成员国的退休年龄不尽相同。二是汇率波动问题。三是当养老金数额有限时,跨国支付养老金所产生的邮资和银行成本问题仍然不可忽略。

    (二)美国模式

    美国没有跨地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社会保障号”将公民与其档案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全国性信息管理软件,保证参保人不受工作地影响进行交费和领取待遇。但,美国联邦公务员内部养老保险规范存在差异。
    1984年之前的政府雇员均参与公务员退休金计划(CSRS计划),之后均参与联邦雇员退休金计划(FERS计划)。
    1984年以前,联邦政府通过CSRS Offset(公务员退休金抵消计划)达成CSRS计划与PSP计划之间的转续。FERS计划分为社会养老保险计划、基本福利计划和节俭储蓄计划,社会养老保险计划与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对接再无障碍,保障了不同部门之间职员的自由进出。[4]

    美国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续在规范、技术、基金、运行步骤等方面表现出色,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府需要有强大的财政承担能力才能支付巨大的隐形本钱,在政府财力欠佳的状况下,转移接续规范将面临紧急考验。二是受益面有限。新雇员可能已参与了社会保险但未参与公务员养老计划,之前所缴纳的社会保险将会归零。

    2、海外养老保险转接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一)健全有关法律法规

    现在国内尚未正式颁布专门的养老保险法律文件,缺少法律保护的转移接续规范在实行过程中,没办法对不遵守转续方法的行为和个人进行处罚和规制,同时缺少健全的法律体系也使得国内养老保险地方政策碎片化现象紧急。借鉴“欧盟社保法令”,打造健全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是达成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要紧保障。

    (二)明确权益计算办法

    充足的资金可以保障参保者养老保险关系在转接过程中免受地方利益博弈所带来的便携性损失,是养老保险关系转接的重点和难题。养老保险关系转接的本质目的就是维护参保者的权益。国内的现行权益计算办法和政策在一定量上导致了区域的不公平性,间接损害劳动者的权益。借鉴欧盟的分段管理、自动结算,不但可以提升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而且增加了养老保险关系的便携性,同时平衡了地区利益,为参保者的转移接续扫除障碍。

    (三)构建养老保险数字信息平台

    美国为每一个公民发放唯一的“社会保障号”降低了管理本钱,同时为养老保险关系转接提供技术支撑。国内也可以使用互联网化等新技术,打造唯一的养老保险“云端中央数据库”,通过云端中央数据库系统进行养老保险管理。同时将社会保障卡卡号作为云端中央数据库个人用户的唯一账号,参保人仅需保存好社保卡号,随时追踪养老保险关系。[5]如此既能够提高经办机构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也便于监控社会保险的整体运行。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