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出发点和三条主线
1.中国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出发点。中国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修己安人”。管理者要先修己,用好的个人行为感召被管理者达成自我改变。双方积极参与,形成互动,形成愈加适当的管理规范。修己安人看着是伦理,同时也是管理。中国传统式管理的整个过程充满着“伦理道德”精神。
2.中国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三条主线。一是以人为本。倡导有人才有事,事在人为,只有以人为本才有方法把事做好,中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说是人性化的管理。二是因道结合。觉得规范不如理念能更好地结合志同道合的人士。只有大伙有共识,才很容易同心协力,把一盘散沙集聚起来发挥巨大的力量。三是依理而变。合理解决,一直被视为是比依法办理更为适当的管理方法。中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可以说是合理化管理。
2、中国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主如果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点的“用人之道”。主要包含: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用人才、勉励人才、管理人才等。
1.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要紧内容。孔子在《论语》一书中,全方位提出“以人为本”的“仁学”。孔子觉得人不同于自然物,人具备某些一同社会性,理想的社会与道德的行为要靠人去达成。因此,提出“为仁由己”,强调了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孟子觉得:“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先务本而后务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植之谓,务其人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与“仁人无敌于天下”的管理理念,这是对人的地位和用途的充分一定。
2.培养人才的思想。国内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充分认识到教育是健全人性、培养人才的要紧渠道。孔子最早提出“有教无类”的看法,可以看成是国内古时候人力资源开发思想和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雏形;王安石将复杂的“树人”过程概括为养、教、取、任四个环节,把培养人才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可以看作是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工程的最早表述;荀子提出“学不能已”,即大家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可看成是最早的终身教育思想;孔子提出的扬长补短、因人而教一直是企业育人和培训的要紧原则。
3.选拔人才的思想。人才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国内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选拔人才方面有独特见解。一是强调德才兼备的选人标准。管仲提出,君主使用人才必须要审察三个问题:“一曰德不当其禄,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说明一个人的品德与职务不相称,或其能力与职务不适应,都会带来紧急后果;只有使用德才兼备者,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二是给予人才肯定的自主权。对于有德有才但也有思想、有个性的人,墨子觉得“良弓难张,然可与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道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子见尊”。从某种意义上讲,礼遇、尊重比高官厚禄更能吸引人才。三是加大考核是选人的一个要紧环节。管仲有一句名言:“成器不课不需要,不试不藏。”这类考察人才的办法为现代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了借鉴。
4.用人才的思想。国内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中蕴含着很多宝贵的用人看法。一是按能定岗的原则。管仲倡导“察能授官”是用人才的总原则,强调根据人的实质能力分配任务。二是知人善任的原则。司马光在汇总了历代王朝兴亡更替规律后得出“兴亡在知人”的结论,说明用人需要先知人,知人是合理用人的首要条件。三是用人不疑的原则。欧阳修指出:“任人之道,要在不疑。”用人不疑,是对人才的充分信赖,是一种要紧的精神勉励,可以增强人的事业心、责任感与向心力。四是不拘一格的原则。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对论资排辈给予了否定,也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要紧渠道。
5.勉励人才的思想。中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觉得:管理之本在人,而人之本在心,故管理的根本在于管人心,因此勉励的根本也在人心。一是倡导道德感化和规范约束两手并用。觉得支持部下完成职责任务,不但要授以职位、赋予权力,还应与其打造好的情感,如此有益于挖掘人的潜力,发挥积极性。二是加大考核是勉励人才的要紧环节。韩非子倡导考核后要奖惩严明,没严格考核,就很难分贤愚优劣,也没办法推行正确赏罚。三是看重不一样的利益需要层次是勉励的重点。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把人的欲求分为生理、物质、权力和功名四个层次,可以说与现代的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中的勉励理论如出一辙。
6.管理人才的思想。中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主张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同时又注意其它思想办法的运用。一是看重人的利益需要是管人的重点。认识到“欲”和“求”是指人的欲望与需要。欲求是人的所有心理活动赖以进行的主观原因,也是人的所有行为的根本动力。正确认识与合理满足人的欲求,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和管理好人具备要紧意义。二是合理分工是做好管理的基础。管仲提出的“心制九窍”的思想反映了古时候政治家已从哲学的高度,很明确地认识到了人事管理的客观规律性。三是刚柔相济是做好管理的要紧方法。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倡导在管理中要感情和规范两手并用。这是今天仍然常见有效的管人原则。四是领导者好的自己修养是做好管理的保障。孔子说“修己以敬”,觉得领导者只有认真地修养自己,才能严肃地对待工作,从而搞好领导工作。把塑身看成是同云筑网、治国、平天下紧密联系在一块的一个系统,是很深刻的人事管理思想。五是处置好集权与放权是做好管理的重点。老子觉得:“太上,不知有之。”意思是说,最好的领导者,由于擅长调动属下的积极性,常常使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这里向大家揭示的是领导者集权与分权的辩证法。处置好集权与放权,有益于下属施展才能,提升工作积极性。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包括着丰富的管理科学和管理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的一同财富。但,大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完美的,因此在研究中国出色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出色的管理科学,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西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的合理结合,创造出具备中国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