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24.9 文献辨别码: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5)011-000-02
1、引言
经济进步与人口增长问题的理论学说是从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进步而来的。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都是一定的,但对两者之间的相互用途、变动方向和程度问题有不同
见解。
哈维?莱本斯坦觉得人口是经济进步的内在原因,经济进步的过程是财富与人口增长之间相互抗争的过程,经济进步只有超越人口最低生活质量的限度时才能真的的经济增长。西蒙?库兹涅茨觉得因为人口增长使常识库存量增加,推进使用新常识和新技术去提升生产力,以满足增长的消费需要,因而对于技术进步和经济进步来讲,人口增长是必不可少的,且人口适度增长对其经济进步是有利的。就经济进步的人口成效来讲,坎南觉得,并非人口增加就意味着产业的生产率减少,人口降低就会使产业的生产率上升,而是人口增长到了一定量,才可使生产率降低,假如人口数目本来不足,再降低人口,只能使生产率降低;只有当人口超越这一限度时,人口降低才能使生产率上升。
20世纪50年代中叶,西方经济学家从马尔萨斯人口经济理论中,提出了所谓低水平均衡的人口陷阱理论。这一理论觉得,当一国人均收入提升时,因为生活条件改变,人口增长率也随之上升。伴随人均收入的上升,人口开始飞速增长,但这种增长有一个自然限度,超越这一限度人口增长会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呈现渐渐降低趋势。
综上所述,很多的研究揭示了经济进步与人口增长的之间的关系,与经济进步的其它原因相比,人口增长对于经济进步的影响是要紧的。本文依据以上理论及有关研究,结合阿拉善盟人口增长与经济进步的特征,做进一步的实证剖析,并依据具体结论提出
建议。
2、阿拉善盟人口增长和经济进步的近况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最西端,与全区与中东部省份相比仍是欠发达区域,但“九五”以来,伴随两大经济开发区的建成,阿拉善盟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经济的规模也发生了变化。
人口规模的变化,从人口总量来看,阿拉善盟人口总量由1995年的16.8万人增长至2013年的23.85万人,绝对增加好友口4.67万人。每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1.51%。其中2000以前,每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2.62%,2000年之后,每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1.01%。其中,在2001年、2003年和2013年的每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负值。这样来看,阿拉善盟的人口增长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这与全盟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有关政策的推行有紧密联系。
从经济总量来看,阿拉善盟在“九五”之后的近20年间,伴随乌斯太经济开发区和腾格里经济开发区的打造和健全,经济飞速发展。全盟区域生产总值从1995年的105585万元增长到了2013年的4435100万元,绝对增加4329515万元,增幅达42倍。全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然而,阿拉善盟还处于资源密集型经济进步阶段,现阶段的需要就是转变经济进步方法,渐渐缩小与全区其他盟市,与中东部发达省市的差距,达成经济的飞速发展。
3、实证剖析
(一)数据来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