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国内出口贸易的影响剖析

点击数:834 | 发布时间:2025-01-08 | 来源:www.Limpn.com

    内容摘要:2007 年下半年以来, 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受美国次贷危机等原因的影响, 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在这种背景下, 国内的外贸出口遭到严重干扰, 表目前出口增长速度减缓、各种贸易壁垒增多等方面。因此, 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 需要大家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法, 推进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进步。

    关键字:次贷危机滞胀出口导向型策略转变方法。

    2005 年至2007 年上半年, 全球的经济维持迅速增长, 增长率为5 %左右, 2007 年下半年,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2008年,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国次贷危机、粮食和能源危机的多重原因影响下, 全球经济增长趋势不容乐观, 面临滞胀的威胁。国内外贸出口面临很多不确定原因, 国际形势的变化需要大家调整出口贸易增长的方法, 推进出口贸易又好又快的进步。

    1、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剖析。

    (一) 美国的经济增长几乎停滞。

    2007 年第四季度以来, 美国次贷危机全方位爆发,并进一步引发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危机。美国经济增长存在重大的下行风险, 而通胀的风险在加强。2008 年以来, 美国的经济产生新一轮的动荡。

    第一是五大投行的没落, 继3 月份美联储拯救贝尔斯登之后, 9 月份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并购, 五大投行中仅存的两家, 即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已获批转变为商业银行; 第二是政府接管了经营困难的“两房”(即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 。

    这一举措虽在一定量上提高了资本市场及USD信心, 扩大了抵押贷款能力, 但同时也扩大了政府负债, 使潜在财政负担损失高达2000 亿USD, 并产生了较大的道德风险。纽约股市已进入熊市, 经济增长前景不确定。

    (二) 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失业率大体上升。

    2008 年一季度和二季度, 世界经济同比分别增长414 %和319 % , 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104 个和0146 个百分点。其中,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进步中国家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各国失业率明显上升, 美国失业率从1 月份的419 %持续上升至8 月份的611 %; 日本从318 %上升到412 %; 欧元区从713 %上升至715 %。同为资源出口大国的俄罗斯和巴西失业率分别从1 月的518 %和8 %降低到8 月份的513 %和716 %; 韩国和墨西哥分别从3 %和411 %小幅上升到31 2 %和41 2 %; 马来西亚则从2007 年四季度的310 %提升到2008 年二季度的315 %。

    (三) 全球贸易增长放慢。

    据OECD 统计, 2008 年上半年全球贸易量环比增速放慢, 一季度增长1 % , 二季度降低012 %。其中, OECD 国家出口从114 %回落到014 %; 进口一季度增长016 % , 二季度则转为降低018 %。美国前七个月出口额为1094612 亿USD, 同比增长1813 %;进口额为1514417 亿USD, 增长1219 %; 进出口差额为- 419815 亿USD, 降低011 %。欧元区前七个月出口额为9280 亿欧元, 同比增长715 %; 进口额为9393 亿欧元, 增长1119 %; 进出口差额为- 113 亿欧元, 而去年同期为顺差210 亿欧元。日本前八个月出口额为566027 亿日元, 同比增长319 %; 进口额为539134 亿日元, 增长1215 %; 进出口差额为26893 亿日元, 同比降低5819 %。中国前八个月出口额为937619 亿USD, 同比增长2214 %; 进口额为785619 亿USD, 增长30 %; 进出口差额为151919 亿USD, 降低612 %。

    2、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国内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 国内出口贸易增长方法的近况。

    1 、国内使用的是出口导向型策略, 出口数目多,贸易顺差大。从1990 年起国内进出口贸易基本连年顺差, 2000 年至2007 年出口额从2492 亿USD增加到12180 亿USD, 贸易顺差也从241 亿USD2621 亿USD。

    2 、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区域。国内主要出口贸易伙伴是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区域。2007 年国内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出口增长分别为2912 %、1414 %、1114 % ,位居前三名。

    3 、国内出口产品的特征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价格低, 生产过程中忽略环保和劳工福利。国内的出口产品结构中, 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密集型商品比重过高, 出口产品层次不高。出口价格偏低, 国内相同种类企业竞相压价, 有些企业出口盈利仅靠出口退税所得, 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出口的产品缺少自主常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粗放式的出口增长方法给了一些新型的贸易壁垒可乘之机。

    4 、加工贸易的比率和规模过大。1979 年国内的加工贸易出口为2135 亿USD, 只占当年出口额的214 % , 2007 年国内的加工贸易出口为617615 亿USD, 占到当年的出口额的50 %以上。还应该注意的是加工贸易中占比率最大的是外商投资企业, 近几年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到总进出口额的70 %以上。加工贸易是国内借助外资的要紧形式, 但在加工贸易尤其是来料加工中, 外商投资企业完全学会市场和销售途径, 严密控制重点技术, 把技术和商品的研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 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它妨碍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除此之外,还有的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重的工业转移到国内生产, 给国内的环境带来灾害性的后果。

    (二)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国内出口贸易的影响。

    1 、出口增长速度放缓。

    因为外贸对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具备尤为重要有哪些用途, 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 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 将使国内整体外部环境趋紧。尽管中国出口结构的升级和出口市场的多样化可以在一定量上减轻美国需要变化对出口的影响, 但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从未与美国经济增长脱节。只须美国经济出现衰退, 中国出口就大概明显放缓。2007 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也显示, 中国的出口增速较前三个季度降低了6 个百分点, 低于全年的平均水平, 2008 年的出口增速明显放缓。

    2 、受次贷危机影响, 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

    2007 年, 全球共有19 个国家(区域) 对国内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手段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 尤其是反补贴案件大幅增加。其中, 美国启动案件数目居首, 仅反倾销案件就达13 起, 占对国内反倾销立案数的21 %。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美欧经济下滑的风险明显增大, 这可能促进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温, 使国内出口产品遭到进一步不公平的打压。近年来, 国内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次贷危机已经致使美国经济增长转弱, 失业率上升。在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和美国贸易逆差高居不下的状况下,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将愈加频繁, 各种名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将纷纷出笼, 这所有都将构成国内食品、机电商品、纺织品和服饰与玩具鞋类对美出口的障碍。近年来, 美国以保护常识产权为主要目的的“337 调查”个案明显增多, 中国已成为被调查数目最多的国家。近期, 美国又不断炒作国内宠物食品、水商品、牙膏、汽车轮胎、玩具等商品的安全问题, 限制国内有关商品进口, 紧急损害我商品的国际声誉和有关出口企业的利益。 [论/文/网 LunWenData/Com]

    受次贷危机影响, 欧盟内部的经济情况和就业不容乐观。2008 年1 月31 日据欧盟统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 欧盟27 个成员国的失业率为618 % , 高于警戒线。欧盟的反倾销及其它贸易保护方法再度抬头,欧盟从2008 年2 月16 日起开始对原产于中国的一般蜡烛、锥形蜡烛和类似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纪念性和户外蜡烛除外。整个调查程序将历时15 个月, 初裁将在9 个月内作出。欧盟已选定巴西作为惟一的本钱参照替代国。6 月27 日, 欧盟《关于限制全氟辛烷磺酸销售及用的指令》(简称PFOS 指令) 正式生效, 规定欧盟市场上销售的制成品中PFOS 含量不能超越总水平的01005 %。该指令对国内纺织服饰出口的影响, 将远大于先前其他技术性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

    3 、USD持续疲软和人民币升值挤压出口收益空间。

    2007 年11 月以来, 人民币兑USD升值明显提速, 截到今天年3 月底, 5 个月累计升值了514 % , 这比2007 年前10 个月升值幅度还高019 个百分点。

    2008 年, 受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的影响, USD贬值的趋势恐难扭转, 国内企业对美出口的价值将进一步降低。同时, 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资金市场调整及可能的货币政策的放松都会增加国内对外资的吸引力, 并可能引发对华投资的新一轮高潮, 将对人民币升值形成更大重压。但其次, 人民币升值也将使企业进口部分原材料、零部件的本钱减少, 同时,2007 年人民币兑欧元在波动中累计贬值了316 % , 因此国内企业对欧出口收益有所增加, 加上一年来对欧出口比重明显上升, 与对美出口形成鲜明对比, 这类原因将对USD贬值的负面影响有所缓解。

    3、对策。

    (一) 外贸出口目的应重新定位。

    外贸出口目的应由单一出口创汇拉动经济增长向提高国家整体经济竞争优势和确保宏观经济平稳飞速发展转变。改革开放以来, 国内外贸出口在非常大程度上锁定在出口创汇和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等短期目的上。

    正是基于如此的出口导向策略,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财政、税收等政策手段, 使外贸增长一路高歌猛进。但, 伴随国内经济进步的对外依靠程度不断加深, 加上目前全球经济的不景气、持续的常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与日益多样的贸易摩擦, 单纯关注外贸总量的增速和增长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非常有必要进一步上升到提高国家经济整体竞争优势和确保宏观经济平稳飞速发展等更高层面上来规划外贸进步的方向, 只有这样, 才符合科学进步观的需要。

    (二) 要加快打造促进外贸进步方法转变的政策体系和服务平台。

    从政策和规范层面上看, 要打造和健全有关法律、法规, 健全公平角逐的市场环境, 打造起稳定、透明、可预测的财税、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体系, 明确政府对企业参与国际市场角逐的筹资支持、税收减免打折、投资风险保障等鼓励政策, 降低资源流动和重组本钱,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要帮助各类走出去的企业有效避免政治风险、经营风险, 鼓励各类保险机构开发面向走出去企业的多元化的保险商品和服务, 解决走出去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要及早打造全方位、高效率的企业服务机构, 承担向走出去的企业全方位介绍和宣传海外的法律、法规和投资环境, 预警投资风险, 发展市场等全方位的咨询服务, 预防不考虑条件地一哄而起往外走, 防止非必须的损失和负面影响。

    (三) 稳定人民币对USD汇率, 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 消除汇率传导原因。

    自国内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USD大幅度升值, 这非常大缘由在于美国次贷危机加快了USD贬值, 使得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USD的贬值和人民币的升值给中国企业的出口带来了重压, 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没办法消化汇率的升值幅度, 使得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前所未有些困难。伴随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进步, 美国经济将继续走弱, 从最近看, USD贬值还将持续。从现在的情势看,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速度大大超越了生产率的提升, 而且与其他国内政策叠加后, 出口企业已经非常难承受。为此, 建议稳定人民币汇率, 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 必要时可适合借助人民币贬值支持出口。

    (四)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1 、促进传统出口产业转型升级。

    支持出口商品的研发设计, 提升水平档次, 推进水平追溯体系建设,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鼓励企业加大商品水平和生产体系的国际认证。推进和支持行业组织、龙头企业打造水平测试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提供公共测试服务。

    2 、加大调控“两高中一年级资”商品出口。

    通过总量调整, 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密切关注“两高中一年级资”商品的出口动向, 会同有关部门加大监管, 加大源头治理, 兼顾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逐步达成生产、消费和出口的相互协调, 推进循环经济和可持续进步。

    3 、推行出口品牌策略, 提升企业和出口商品的核心竞争优势。

    制定国际品牌进步策略, 打造有效的出口品牌建设政策支持体系, 培育自有出口品牌, 提升产品附加值, 推进名牌展会建设, 为中外企业提供发展国际市场的信息、采购和合作平台。

    (五) 促进企业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识。

    遵守劳动法, 遵守税务、外汇、海关、进出口法律法规, 尊重职员合法权益, 保护职员利益。加快制定职员最低薪资标准, 履行社会保险、医保规范; 严格规范劳动强度、劳动环境保障规范和卫生安全规范。促进企业担负起保护自然环境, 防治环境污染的责任, 合理反映出口产品的劳工本钱、环保本钱和资源本钱, 自觉维护诚信经营的规则, 这是为了预防海外一些新型的贸易壁垒如TB T、SA8000 对国内出口贸易的影响。

    (六) 健全调整加工贸易和外资政策。

    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加工贸易和外资项目, 严格限制甚至取消, 提高加工贸易的进步水平和档次, 发挥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和产业带动效应, 鼓励进步和提升产业配套能力, 增强自主革新能力, 提升产业竞争优势。依据国家产业进步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健全加工贸易管理模式, 推进加工贸易沿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向上下游延伸, 提升国内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通过技术转移、合作开发等形式自主革新。制定有效政策, 调整地区布局, 引导加工贸易逐步向中西部区域转移。

    (七) 鼓励国有和民营企业发展国际市场。

    改变重外轻内、重国轻民的观念, 鼓励国有和民营企业走出去与拥有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健全的推广互联网和管理经验的海外企业合资, 促进企业消化、吸收, 提升自己角逐能力。通过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国际市场资金资助、国际市场信息提供和服务、人才培训、市场营销、海外参展推广宣传等方法, 鼓励国有和民营企业打造自主国际推广互联网, 深度发展市场。取消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审核, 放宽投资用汇和职员出入境管理, 提供全方位的境外投资信息服务和境外权益保障。

    (八) 大力促进服务贸易进步。

    服务业生产效率是一国经济活力的要紧原因, 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是一国经济进步水平高低的要紧标志, 发达的服务业为货物贸易的飞速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了保证。要适应国际服务贸易飞速发展的新趋势, 推进服务贸易的立法, 大力进步来华旅游、承包工程、设计咨询、技术出售、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等范围的国际服务贸易, 加强国内在进步中国家和区域的国外金融网点建设, 增加对要紧贸易伙伴的运输航线。加快服务业的对内和对外开放,提升服务业借助外资的比重, 抓住国际服务业外包飞速发展的机会, 创造条件, 积极承接新一轮的国际服务业转移。

    (九) 加快拓展多样化的外贸目的市场。

    目的市场多样化, 可以改变目前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少数几个经济体的过分依靠。西方经济学有一句防范风险的名言: “不要把所有些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对这种带有全局性的全新外贸环境变化,大家需要未雨绸缪, 及早调整出口企业的产业结构,在更广阔的空间创造更多具备缓冲弹性的外贸目的市场, 达成多点开花, 预防和缓解外部需要演变对国内外贸与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紧急冲击。

    参考文献:

    [ 1 ] 王受文。 转变方法, 推进对外贸易又好又快进步[J ] . 国际贸易, 2008 (7) : 19.

    [ 2 ] 曲凤杰。 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及其对国内影响[J ] . 国际贸易, 2008 (6) : 49.

    [3 ] 张莉。 国内贸易顺差的结构剖析及影响评估[J ] . 中国对外贸易, 2008 (9) : 84.

    [4 ] 李成钢。 中国加工贸易的进步和角逐优势的提高[J ] . 国际经贸探索, 2008 (9) : 12.

    [5 ] 刘兵权。 超额外汇储备、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 ] . 国际贸易问题, 2008 (7) : 94.

    [ 6 ] 陈丽丽。 迈向贸易强国的策略研究[ M ]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 7 ] 张鸿。 中国对外贸易策略调整[M] . 上海交大出版社, 2006. [论-文-网]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