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尚音乐一统天下,民族音乐日渐低迷的目前乐坛,“女子十二乐坊”掀起一场热热闹闹的民乐风。短短几年间,一向没市场,象牙塔里的的民乐也走入了一般百姓家。怎么样提升民众们的音乐素养,这个多年来一直困扰着音乐教育家们的问题,竟因“女子十二乐坊”的异军突起而一夜间得以解决。
“女子十二乐坊”是什么,居然使得大量甚至连众乐器的名字都叫不上来的民众们走近民乐?“女子十二乐坊”这样受青睐,靠的是音乐本身的魔力?还是青春靓丽的外貌,成功的商业化包装?“女子十二乐坊”的定位是什么,是民乐,还是新民乐,或者什么都不是,只不过一个用民乐表演的又一个美女组合?“女子十二乐坊”给中国乐坛带来的是什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大家要考虑的问题!虽然说“大家一考虑,上帝就发笑”,但还是要努力想了解是什么改变了这所有的好,不然等大家失去了最后的纯正民乐后,恐怕自己连笑得机会都没了!
在“女子十二乐坊”风行已久的今天,再来解析“女子十二乐坊”,及“女子十二乐坊”现象,应该能更客观的审视目前的音乐近况,看到貌似兴盛的民乐风背后是什么!
1、“女子十二乐坊”之回顾
回顾“女子十二乐坊”的历程,2001年6月便在国内成立,女生们分别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用的乐器主要有古筝、扬琴、琵琶、二胡、竹笛、箫、葫芦丝、独弦琴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但当时除去引起媒体和听众们短暂的猎奇外,便不温不火的沉寂了许久。2003年,乐坊终于耐不住寂寞,在北京世纪星碟文化传播公司与日本Platia株式会社一同运作下,制作人王晓京带领“女子十二乐坊”进军日本市场。同年专辑《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上市发行,“首日售出一万张,两个月内突破百万张大关”,从而飞速走红。并荣获《日本2003年唱片大奖》,参加了2003年度“日本红白歌会”。
在2004年“女子十二乐坊”携其在国外的巨量唱片销售量和热门影响归来,并一举取得了国内的盛誉。2004年1月参加“中国轻音乐掌握掌握奖”评选,获得六项提名奖,并最后获得五项大奖。同年,在国内各大城市举办专场音乐会,而且“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所到之处好评如潮”。又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泰国、印度尼西亚、美国等地展开巡演宣传活动,所到之处第三掀起一股中国民乐的时尚风潮。并凭着首张在北美区域发行的专辑《Eastern Energy》的销售量成绩,荣获第47届“格莱美”综合类最好新人奖与世界音乐类最好世界音乐专辑奖的两项提名候选。同时依据“女子十二乐坊宣传网站”上的资料不完全统计,仅2004年一年就在国内外举办了58场音乐会,另外还有在日本上市发行的第二张专辑《辉煌》,在北美上市发行的《东方动力》专辑,真可谓是风头正劲,好像成了中国民乐复兴的先驱!
2、“女子十二乐坊”之风格与定位
轰鸣的电子音效:尖啸的电子音流撕裂着空气,震耳欲聋的声波激荡起血液的沸腾。
绚丽的舞台灯光:华丽的舞台背景,闪烁的霓虹灯,辅以大屏幕的魔幻特效。
靓丽的服装装扮:式样前卫大胆,时而妖媚动人,时而性感诱惑。
舞动的青春活力:和着节拍,随性而舞,激情四溢,尽情摇摆。
张扬的演奏方法:站着拉的二胡,当吉他弹的琵琶,借做大鼓的铁制储物柜、、、 、、、
疯狂的乐迷观众:口哨、尖叫、标语、旗帜、荧光棒、追星族、乐迷会、、、 、、、
这绝不是一场摇滚乐队的演唱会,而是“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会现场!这所有都构成了的其特有些风格。与传统民乐的表演办法相比,肯定是一场彻底的颠覆!
当“女子十二乐坊”掀起民乐风潮之后,媒体及音乐界赋予其很大的关注。或说代表了民乐进步的新趋向,或说是民乐的背叛和耻辱,或盛誉为“新民乐”,或贬斥为商业做秀!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女子十二乐坊”的定位是什么,是民乐;还是新民乐;或者什么都不是,仅仅就是其制作人王晓京做说的“十二乐坊不是民乐,更不是时尚音乐,大家听到了什么就是什么”?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