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商业银行服务革新必要性
银行业的激烈角逐,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服务上的角逐。在资产、规模、人才、技术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中小商业银行,为了存活和进步,需要坚持不懈地推进服务革新,全方位提升现代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专业化水准,在角逐中达成新的跨越。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进步服务”。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金融对经济进步的支持力度”、“改变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谈到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紧思想,全方位促进中央银行工作时说:“进一步改进和加大金融服务。金融业是服务行业,金融业的服务水平、服务水平关系到千家万户,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这类都反映了金融服务的重要程度。国内银行系统有4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1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12家城市商业银行、758家城市信用社、35544家农村信用社,还有外资营业性金融机构184家。在内外交织、愈益激烈的角逐环境下,对处在角逐“夹缝”中,在资产、规模、人才、技术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中小商业银行来讲,为了存活和进步,需要坚持不懈地推进服务革新,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和专业化水准,才能在角逐中求存活和进步,在角逐中达成新的跨越。
1、国内金融业的角逐日益激烈
1.国有商业银行仍占据着垄断地位的绝对优势。至现在,4家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公众信赖、基础设施、整体革新等方面的优势,它们的资产规模、机构网点、职员队伍、科技设施、业务总量、服务覆盖面等,仍继续占据着绝对优势和主导地位。4家银行的贷款、资产占国内银行类机构总贷款、资产均在60%左右,如200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达到79259亿元,占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64.32%;从存贷款份额上看,国有商业银行存款份额比重达到63.73%;贷款份额比重达到61.3%,远远超越国内其他金融机构。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垄断性优势无可动摇,普通的中小商业银行难于与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雄厚实力抗衡和挑战,要在愈益激烈的角逐“夹缝”中,求存活、谋进步,不断进行服务革新,提升服务水平、服务水平,品牌,树优势,找出路,就成为势必的选择。
2.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飞速崛起,使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同业角逐进一步加剧。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已达11家。1992年资产总额2645亿元,到2003年6月末,已增到32785亿元,拥有资产总额占国内银行类机构总资产的比率已经达到15%。近几年来,不少股份制商业银行因为不断推进服务革新,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角逐实力。如招商银行到2003年上半年,资产总额已由成立时的1802.8亿元月迅速增长至4358.34亿元。在2003年度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榜中,该行从2002年度的第273名一举跃升至第187名。兴业银行,总资产也由成立时的355.8亿元增至2158亿元,近三年平均年增长56%。近几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在不断扩大,已有4家成功上市。这类无不意味着,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同业之间的角逐,正呈不断升温、加压的态势。
2、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直接威胁着国内中小商业银行的存活与进步
1.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机构在不断增加。假如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所实行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的“首次大开放”,那样加入WTO,则是中国的“第二次大开放”,而且是一次全方位的开放。外资银行自1979年进入中国以来,其业务在不断进步,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同时,在华的外资银行数目也不断增加,到2002年底,驻华的外资银行已达到156家。截至2004年7月底,有19个国家和区域的62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200家营业性机构,资产总额为715.27亿USD,其中人民币资产总额为844亿元,比去年的同期增长49%,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在华外资银行机构达到100家,占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数的50%。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布鲁期·莫利,就入世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进行了预测,他说:“外资银行将在5年后获得与中国国内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在将来10年左右,将可能占据中国金融市场约30%的份额。”这也意味着入世后的中国银行业面临的角逐在进一步加强。
2.外资银行凭着着多方面的优势直接与中资银行进行全方位角逐。入世后,外资银行主要以优质服务取胜,靠安全、靠谱、忠诚及具备专业常识水平的品牌吸引顾客。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去将来,势必凭着其强大的综合实力,雄厚的资本,一流的国际金融市场营运管理办法,健全的国际互联网清算系统、服务管理软件,较强的金融革新能力,成熟的金融工具,丰富的业务品种,与灵活的推广方法、服务方法等优势,与中资银行进行激烈的争夺,甚至大概对中资银行中的中小商业银行推行参股并购策略。外资银行的组织机构常见根据“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的原则设置;零售顾客的部门和顾客经理,负责分类推广、管理、服务不一样的顾客群;产品研发也以顾客为中心,设置专门的研究开发部门和商品经理,负责依据市场需要和顾客信息设计商品,使得它们可以为顾客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它们的多样化综合性服务功能和“全能银行”、“金融百货公司”的金融服务模式,给国内中小商业银行的存活进步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威胁。
3、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需要中小商业银行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准
1.城乡居民储蓄突破11万亿元.2002年国内家庭储蓄占GDP的20%,到2004年5月底,国内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高达11万多亿元,同比增长16.9%,增幅比上年同期低2.9个百分点。尽管最近的物价指数在上升,但城镇居民的储蓄意愿仍非常强烈。
2.国内个人金融服务范围正处在飞速进步过程。AC尼尔森公司近期调查北京、上海、广州后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国内个人金融服务范围处在飞速进步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受访者中:29%购买了人寿保险,80%有银行存款,约20%正用真的信用卡,约40%以后想用信用卡,近1/3想用循环透支。因此,伴随高收入阶层的不断壮大,这一群体具备巨大的消费需要和消费能力,他们对于个人资产中占有相当比率的金筹资产的用法和增值充满需要,日益成为银行业争夺的高档目的顾客群。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存取款、代收付费等低档服务已经远远难以满足需要,而对于信用卡、网银、电话银行、自助终端等金融电子业务的服务方法的需要则持续高速增长。
因为种种缘由,中小商业银行在角逐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与在各方面居绝对优势的垄断地位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组建时间较迟,资产规模小,经营网点少,角逐实力弱,市场份额小。为了弥补角逐劣势,求得存活、进步、壮大,愈加需要不断推进服务革新,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准,为了广大顾客提供愈加优质、便捷、快捷、安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焱,徐强.银行出招激活企业闲置奖金.深圳特区报,2003.03.04
2.王志安,陈惠君.中小商业银行策略选择.中国金融,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