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沂波王蓉华梁秀芬
适当的用药
伴随社会的进步,怎么样安全、有效、适当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近年来关于药物不好的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需要不只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用途,同时也需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用的药品应当尽量少地出现ADR。依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病人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在国内,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好的反应在住院病人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因为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导致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2]。
合理用药一直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现在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点: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常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合的用法药物[2]。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析一下临床容易见到的药品不好的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 抗生素滥用,致使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而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与用药本钱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区域面临的问题,国内在这类方面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大家的足够看重。事实上,药物不好的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国内临床中已很常见。有资料表明,国内三级医院住院病人抗生素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3]。抗生素的滥用,不只使药物用率过高、致使医药成本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紧急的后果。目前,极少有大夫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方位的认知,用的盲目性非常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考虑,不看重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导致很多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愈加多,医疗成本也愈加高。临床上不少紧急感染者死亡,多是由于耐药感染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第一。
譬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导致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减少甚至丧失,最后致使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病人的身体导致药源性损害。因为人体内部有很多菌群,正常状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导致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致使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少正确的抗菌药物常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得困难;医师缺少全方位的药学常识等,也是致使用药错误的主要原因。长时期以来,大家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的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病人主动需要用好药、贵药,就更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止是医学问题,也不止是临床医师应该注意的问题。要真的做到合理用药,大夫、病人、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达成。
2 提升自我保护意识,预防药品不好的反应的发生
致使ADR是什么原因十分复杂,而且很难预测。主要包含药品原因、病人自己的原因和其他方面的原因。
2.1 药品原因 (1)药物本身有哪些用途:假如一种药有两种以上用途时,其中一种用途可能成为不良反应。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开心用途,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2)不好的药理用途:有的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很多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3)药物的水平: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好的反应。(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借助度不同,如不学会剂量也会引起不好的反应。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