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学生非常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要紧的生活选择,是不是考虑了解了?这对于没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讲,无疑是个困难的选择。怎么样度过这要紧又紧张的一年,大家可以从提升学习效率来着手!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数学必学四要点汇总》,期望你好好学习,圆金色6月梦!
1.高三数学必学四要点汇总
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次函数,也作线性函数,在x,y坐标轴中可以用一条直线表示,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
函数的表示办法
列表法:一清二楚,用起来便捷,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容易看源于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分析式法:简单明了,可以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的实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可以用分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b,那样y叫做x的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率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注:一次函数一般形式y=kx+b
a)k不为0
b)x的指数是1
c)b取任意实数
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是经过和两点的一条直线,大家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做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
2.高三数学必学四要点汇总
组合
1概念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Cmn表示。
2比较与辨别
由排列与组合的概念知,获得一个排列需要“取出元素”和“对取出元素按肯定顺序排成一列”两个过程,而获得一个组合仅需“取出元素”,不管什么样的顺序并成一组这一个步骤。
排列与组合有什么区别在于组合仅与选取的元素有关,而排列不只与选取的元素有关,而且还与取出元素的顺序有关。因此,所给问题是不是与取出元素的顺序有关,是判断这一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的理论依据。
3.高三数学必学四要点汇总
立体几何初步
棱柱:
概念: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类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规范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几何特点: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棱锥
概念: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类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规范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
几何特点: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棱台:
概念: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规范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
几何特点:
①上下底面是一样的平行多边形
②侧面是梯形
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圆柱:
概念: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点:
①底面是全等的圆;
②母线与轴平行;
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
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圆锥:
概念: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点:
①底面是一个圆;
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
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圆台:
概念: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点:
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
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
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球体:
概念: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点:
①球的截面是圆;
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4.高三数学必学四要点汇总
1、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2h
2、圆锥体:
表面积:πR2+πR[的平方根]体积:πR2h/3V=abc
5、棱柱
S-底面积h-高V=Sh
6、棱锥
S-底面积h-高V=Sh/3
7、棱台
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S2+^1/2]/3
8、拟柱体
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
h-高,V=h/6
9、圆柱
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
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C=2πr
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
10、空心圆柱
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
11、直圆锥
r-底半径h-高V=πr^2h/3
12、圆台
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3
13、球
r-半径d-直径V=4/3πr^3=πd^3/6
14、球缺
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6=πh2/3
15、球台
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h2]/6
16、圆环体
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
V=2π2Rr2=π2Dd2/4
17、桶状体
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
V=πh/12,
V=πh/15
5.高三数学必学四要点汇总
向量的向量积
概念:两个向量a和b的向量积是一个向量,记作a×b。若a、b不共线,则a×b的模是:∣a×b∣=|a||b|sin〈a,b〉;a×b的方向是:垂直于a和b,且a、b和a×b按这个次序构成右手系。若a、b共线,则a×b=0。
向量的向量积性质:
∣a×b∣是以a和b为边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a×a=0。
a‖b〈=〉a×b=0。
向量的向量积运算律
a×b=-b×a;
×b=λ=a×;
×c=a×c+b×c.
注:向量没除法,“向量AB/向量CD”是没意义的。
6.高三数学必学四要点汇总
导数第肯定义
设函数y=f在点x0的某个范围内有概念,当自变量x在x0处有增量△x时,相应地函数获得增量△y=f-f;假如△y与△x之比当△x→0时极限存在,则称函数y=f在点x0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值为函数y=f在点x0处的导数记为f,即导数第肯定义
导数第二概念
设函数y=f在点x0的某个范围内有概念,当自变量x在x0处有变化△x时,相应地函数变化△y=f-f;假如△y与△x之比当△x→0时极限存在,则称函数y=f在点x0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值为函数y=f在点x0处的导数记为f,即导数第二概念
导函数与导数
假如函数y=f在开区间I内每一点都可导,就称函数f在区间I内可导。这个时候函数y=f对于区间I内的每个确定的x值,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这就构成一个新的函数,称这个函数为原来函数y=f的导函数,记作y,f,dy/dx,df/dx。导函数简称导数。
单调性及其应用
1.借助导数研究多项式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
求f¢
确定f¢在内符号若f¢0在上恒成立,则f在上是增函数;若f¢0在上恒成立,则f在上是减函数
2.用导数求多项式函数单调区间的一般步骤
求f¢
f¢0的解集与概念域的交集的对应区间为增区间;f¢0的解集与概念域的交集的对应区间为减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