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委派间接监管方法探讨

点击数:641 | 发布时间:2024-12-10 | 来源:www.kutkk.com

    会计委派制是政府部门或企业产权所有者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职员代表政府或企业产权所有者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情况的规范。会计委派制是对会计管理体制所进行的重大改革和健全,在公共单位尤其是在财政拨款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推行会计委派制,可以规范单位的财务收入支出活动,保证单位会计核算的真实、准确、准时、完整,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用途,提升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会计委派的通行做法是设立会计核算中心或向单位委派会计,而对于未纳入范畴的单位则疏于管理。有鉴于此,景德镇提出会计委派间接监管模式,并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1、事业单位推行会计委派间接监管的基本做法

    自2004年9月以来,景德镇会计委派管理中心先后对卫生、教育、文化、农业、林业、城建等六个系统的60多家二级事业单位拓展了会计委派间接监管工作,获得了显著效果。具体的监管方法如下:
    成立会计委派间接监管小组
    成立会计委派间接监管小组,每一个小组由2到3人组成,负责一个系统下属事业单位的会计间接监管工作。
    充分调动主管部门加大下属单位财务管理的积极性
    在会计委派间接监管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主管单位管理下属单位财务的职能用途,并借鉴、借助主管单位管理下属单位财务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使会计委派间接监管的阻力更小,针对性更强,起到事半功倍有哪些用途。
    打造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会计委派间接监管管理方法并严格遵照实行
    这套管理方法主要包含:
    1、需要单位按期上报财务会计报告;
    2、严格银行账户管理,间接监管单位只能开设一个基本存款户,对其他银行存款户,单位需要拿出开户的充分理由并出示财政、人行等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3、加大单位账簿管理,各间接监管单位在新账簿启用前需要将账簿的设立类型、数目以书面形式向主管单位财务科、会计委派管理中心报告,由主管单位财务科、会计委派管理中心登记人册后并盖章确认;
    4、严格单位收入管理,单位的所有收入都需要在一套账簿中反映,严禁设立账外账,间接监管小组按期对单位收费项目、罚没款批文及票据进行核查;
    5、规范单位财务支出,通过重大支出事首要条件前告知、事中有效参与、事后追踪问效、按期进行核查等方法保证单位重大开支需要合法、合理,手续完备、金额准确;
    6、加大单位工程建设审核工作,单位进行重大工程项目,需要事先将工程建设合同、预算,事后将工程建设决算交给会计中心,由会计中心委派专业职员或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工程合同、预决算进行审核,并按审核确定的金额作为付款依据;
    7、帮助单位进行规范建设,帮助单位规范会计、出纳、实物保管等不相容职务的职位设置,在保证工作效率的首要条件下尽量地做到每个工作职位的互相监督、互相牵制,并有计划地轮岗,从规范上预防和遏止腐败的产生。
    为了保证有关管理规范的贯彻实行,景德镇会计委派管理中心采取了按期检查、勒令限时整改、发文通报、加大与纪检、监察部门工作联系等多种方法和方法。一年多的工作实践证明,这60多家二级事业单位的财务收入支出的规范性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得到明显提高,资金用效率也得到改变。

    2、事业单位推行会计委派间接监管的启示

    有益于客观反映单位财务收入支出活动,在源头上堵塞漏洞、预防腐败
    规范被监管单位的财务收入支出活动,既能够促进单位收费项目的合法性,杜绝乱收费等现象的产生,从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可以促进单位严格遵守“收入支出两条线”的规定,保证所有收入准时、足额入库,预防隐瞒、截留、挪作他用,甚至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等现象的发生。严格贯彻专款专用的原则,每一项重大开支都需要经过会计委派管理中心的严格审核,从而保证财务支出的合法、合理,从而保证提供真实靠谱和正确完整的会计信息。
    有益于会计职员严格实行会计规范,提升自己素质
    会计委派间接监管小组的介入,在非常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单位会计职员“看单位领导脸色,听单位领导吩咐”做账的局面,有益于会计职员遵照财经纪律、财会规范办事。通过间接监管,一方面保证单位会计职员依法履行职责,提升单位会计职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地位;其次,作为间接监管部门,会计中心可常常对单位会计职员进行业务指导、业务人员培训,不断提升单位会计职员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使其尽心尽职的做好本职工作。
    有益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通过间接监管,帮助单位打造完善各项财产管理规范。同时,严格实行有关管理规定,按期、不按期地进行财产清查,保证账实相符;促进单位打造和健全采购招投标规范,推进政府采购规范的贯彻推行;参与单位重大工程项目的跟踪管理,加大对大额工程支出的管理和监督,预防贪污、浪费等腐败现象的产生,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1][2]下一页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