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区别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常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试考试大纲相结合,特别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高能力,填补常识、技能的空白。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为你精心筹备了《高中三年级数学下册要点整理》帮你金榜题名!
1.高中三年级数学下册要点整理
不等式的解集:
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不等式的断定:
①容易见到的不等号有“>”“<”“≤”“≥”及“≠”。分别读作“大于,小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不等于”,其中“≤”又叫作不大于,“≥”叫作不小于;
②在不等式“a>b”或“a
③不等号的开口所对的数较大,不等号的尖头所对的数较小;
④在列不等式时,必须要注意不等式关系的关键词,如:正数、非负数、不大于、小于等等。
2.高中三年级数学下册要点整理
对于反函数,应学会以下一些结论:
(1)概念域上的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
(2)奇函数的反函数也是奇函数;
(3)概念域为非单元素集的偶函数没有反函数;
(4)周期函数没有反函数;
(5)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具备相同的单调性;
(6)y=f(x)与y=f—1(x)互为反函数,设f(x)的概念域为A,值域为B,则有f[f——1(x)]=x(x∈B),f——1[f(x)]=x(x∈A);
3.高中三年级数学下册要点整理
复数的定义:
形如a+bi的数叫复数,其中i叫做虚数单位。全体复数所成的集合叫做复数集,用字母C表示。
复数的表示:
复数一般用字母z表示,即z=a+bi,这一表示形式叫做复数的代数形式,其中a叫复数的实部,b叫复数的虚部。
复数的几何意义:
复平面、实轴、虚轴:
点Z的横坐标是a,纵坐标是b,复数z=a+bi可用点Z表示,这个打造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x轴叫做实轴,y轴叫做虚轴。显然,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除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
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些点所成的集合是一一对应关系,即
这是由于,每个复数有复平面内惟一的一个点和它对应;反过来,复平面内的每个点,有惟一的一个复数和它对应。
这就是复数的一种几何意义,也就是复数的另一种表示办法,即几何表示办法。
复数的模:
复数z=a+bi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Z到原点的距离叫复数的模,记为|Z|,即|Z|=
虚数单位i:
它的平方等于-1,即i2=-1;
实数可以与它进行四则运算,进行四则运算时,原有加、乘运算律仍然成立
i与-1的关系:i就是-1的一个平方根,即方程x2=-1的一个根,方程x2=-1的另一个根是-i。
i的周期性:i4n+1=i,i4n+2=-1,i4n+3=-i,i4n=1。
复数模的性质:
复数与实数、虚数、纯虚数及0的关系:
对于复数a+bi,当且仅当b=0时,复数a+bi是实数a;当b≠0时,复数z=a+bi叫做虚数;当a=0且b≠0时,z=bi叫做纯虚数;当且仅当a=b=0时,z就是实数0。
4.高中三年级数学下册要点整理
1.概念:
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
2.性质:
①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3.分类:
①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a.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块,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b.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4.考试知识点:
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②依据具体问题中的数目关系列不等式并解决简单实质问题
③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5.高中三年级数学下册要点整理
1.对于函数f,假如对于概念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f,那样f为奇函数;
2.对于函数f,假如对于概念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f,那样f为偶函数;
3.一般地,对于函数y=f,概念域内每个自变量x,都有f=2b-f,则y=f的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
4.一般地,对于函数y=f,概念域内每个自变量x都有f=f,则它的图象关于x=a成轴对称。
5.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
6.由函数奇偶性概念可知,函数具备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于概念域内的任意一个x,则-x也肯定是概念域内的一个自变量.